王宁,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工程师,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200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经理。
19年来,他一直和设备打交道,把能源、动力和环保责任扛在肩上,勤勤恳恳、锲而不舍地做好服务保障,全力守护企业生产运转畅通。2019年他被授予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他被济南市国资委授予“国企楷模”荣誉称号。
实施热源替换,确保蒸汽供应
蒸汽是元首针织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2014年底,王宁刚刚担任设备动力部经理不久,就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
当时,作为企业唯一热源供应的济南明湖热电厂,由于环保设施改造和优先保障民生的需要,突然致函企业于次年供暖期结束后不再供汽。而企业一旦失去可靠、稳定的热源,染色生产线将会陷入停滞。
为确保生产不受影响,公司紧急研究决定自行采用燃气锅炉。但摆在王宁面前的,却是一个个的具体难题:燃气锅炉是特种设备,对场地、管道、人员以及相关环评、安全手续的要求极为严格。企业不仅基础条件有限,而且实施经验缺乏。
面对现实,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硬是在距离蒸汽停供期限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带领团队完成了两台燃气锅炉的环评、设备安装、天然气管道设计和施工以及人员培训等复杂工作,并顺利通过安监、环保部门的验收,啃下了这个“硬骨头”。
“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滋味不好受,更别说要在断供压力下,必须要争分夺秒、克期必胜!只有实现顺利供热、平稳运行,才算真正完成任务”。回忆起当时情景,他依然记忆犹新。
2020年9月,元首针织实施了整体搬迁。为确保生产用汽,他带领团队再一次站了出来,承担这两台燃气锅炉的安装、调试工作。从设备拆装、到管道建设,再到顺利供热,稳妥有序地实现了能源过渡,保障了生产衔接。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就显得从容一些。新厂区投产后,不管多忙,他都会每天坚持到现场,一遍遍查看锅炉运行情况。“锅炉运行事关企业安全大计,又关系到能源消耗和降本增效,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马虎大意”。王宁说。
提升环保能力,促进节能减排
搬迁到新园区不到半年,王宁的手机通讯录里就多了十几个联系人,而这些人,绝大部分都跟环保工作有关。
近几年,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元首针织不断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及时淘汰落后工艺,选择更具环保性能的原材辅料,取得了新的突破。但由于企业本身还存在着一些固定污染源,必须持续通过末端处理,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无害化,最终形成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面对艰巨的任务,王宁再一次挑起大梁,积极对接环保部门,打好环保治理、节能减排的主动仗,开启绿色转变之路。
他带领本部门人员第一时间完成了工业园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工作,积极协同污水处理站施工方完成COD、氨氮、总磷、总氮、Ph值等在线监控设备以及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备案联网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工艺和能力,确保全时段各项污水指标全部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主持进行燃气锅炉的低氮改造,实现了天然气再次燃烧率达到75%,氮氧化物排放从110毫克每立方降低到40毫克每立方,减少明显并稳定达标,积极争取环保资金9.94万元。
对漂染车间燃气定型机安装先进的高压静电除尘及光氧催化处理设施, 定型机VOCs自动监测设备安装以及印花车间废气收集检测工作正在推进……一系列科技和管理手段的跟进,正使得元首公司清洁生产的防护网越织越密,绿色生态渐次形成。
“环保效益确实不容易直接体现,但我们对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能力高了,就积累了竞争优势,有助于巩固市场有利地位。这不仅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王宁说。
低碳环保与节能降耗,是绿色发展的一体两面。半年时间中,王宁带领团队还先后开展对漂染冷却、冷凝水回收利用、用软化水替代自来水作为空压机组的冷却媒体、减少软化水用盐、降低污水处理环节氯化亚铁及氢氧化钠的使用等等。
“一些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了改造、提升、优化,但更多的是新实践、新探索。比如聚铝混凝剂的使用,过去是靠经验和设备厂家提供的数据,实际是粗放式的处理。我们通过不断试验,探索药品投放阈值,不仅实现污水处理预期效果,而且通过精准控制,减少聚铝使用量接近50%,节约效果十分可观。”王宁介绍。
当好设备管家,倾情服务生产
企业搬迁,对于生产车间的员工而言,往往是一次性的;但对于综合服务保障部门来说,却意味着一场持久战。扮演“先锋队”,当好“后卫师”,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却在王宁和他带领的团队身上交替出现。
“一边是园区投产后,很多设施、设备尚不健全,亟待进行安装调试;一边是老厂区部分车间维持运转,很多动力、能源供应不能停,人员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状态,工作压力骤然增大。”
2020年搬迁工作启动后,王宁带领电工人员进驻园区,抢时间赶进度,紧急为车间安装插座、接头,给不同型号的设备安装电源,连续17天没有休息。那段时间,他和同事们白天在园区突击安装,晚上再回老厂值班,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一直坚持到老厂区完全退出。
与设备有关的工作,从没有“淡旺季”。当搬迁完成、生产步入正轨,王宁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下一阶段工作。2021年上半年,他带领团队先后为车间安装防爆灯400多套,增加车间照明灯100余套,为车间加装加湿系统,改装空压气管道,协助实施吊挂生产线……
十个指头弹钢琴。每当有人说他不容易,夸他讲奉献,王宁都显得不好意思,“哎,这都是应该的嘛。”不过对于团队成员,他却不吝赞美之词。
设备动力部的员工有三十多名,平均年龄五十岁上下,近两年由于人员陆续退休,总数减少了近30%,但工作量却有增无减。“关键时刻能打硬仗,多亏了这些老员工,真的特别令人感动”。王宁说。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面对繁杂事务和工作压力,王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扑下身子做工作。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坚持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当前,元首针织正处在产业优化升级的攻坚期和高质量发展的冲刺期,需要每一位元首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王宁和设备动力部的同事们,也将继续发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企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应有之力。